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含义)

bstpd3个月前 (06-16)诗词语录9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尚书·大禹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管理国家或组织时,要求周密而不刻意比较,追求和谐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相同。


此典故主要描述大禹治水的智慧和原则。大禹是中国古代的英雄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治水圣人。他治理洪水时,采取的方法是分治各地,依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灵活应对。他并未强求各地完全一致,而是根据各地的特色和需求来统筹安排,既保持了各地的独特性,又在整体上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这句话后来成为管理和组织方面的重要原则,告诫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注重周密而不拘泥于比较,以及追求和谐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相同。在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强调在管理和组织中要注重周密的安排和统筹,避免过分追求一致和相同,而是要保持和谐、尊重多样性,以实现整体的协调与发展。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以上依次是《论语》中的四句话,原句分别是: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4.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从字面上看,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这句话有多种解释,个人更倾向于解释成:“君子不器”为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是指君子待人处事时,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动。三者合一。

相关文章

《登黄鹤楼》全诗(李白巜登黄鹤楼全诗)

杜甫没有登黄鹤楼诗作,应该是《登岳阳楼》,全诗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陶渊明最有名的诗悠然见南山)

我认为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忧国忧民,家国情怀!我们感悟到了伟大诗人的心灵世界和济世心胸!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

悯农二首其一(悯农二首其一 唐 李绅)

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绅的古诗《悯农二首.其一》的故事及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译...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归园田居其一的解析)

赏析:一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译文)

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杜甫。二、整首诗写的是:乾元二年(759)秋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

节日的拼音(节目的拼音)

节日 (jie'rì)单字拼音:节 (jié , jiē)日 (rì)笔画拆分:节 (一丨丨乛丨)日 (丨乛一一)汉英翻译:festival欢快因为儿童节是庆祝孩子们的节日,大人们也会陪伴孩子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