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感恩老师的诗句古诗(感恩老师的诗句古诗朗诵)

bstpd4个月前 (07-23)诗词语录9

感恩的诗句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7、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王符8、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1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16、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1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8、可怜天下父母心。1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2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22、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鲁迅。

感谢老师的古诗有:

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全诗如下: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明·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全诗如下: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3、《蜂》

全诗如下: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春夜喜雨》

全诗如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无题》

全诗如下: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扩展资料:

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白话译文如下: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其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在此赞美老师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也常用这一句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2、《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白话译文如下: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赏析:

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3、《蜂》白话译文如下: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赏析:

这首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当然在这里主要表达对老师那种孜孜不倦的赞美。

4、《春夜喜雨》白话译文如下: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赏析:

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借此表达了老师对于学生就是那种无意的讨“好”,间接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5、《无题》白话译文如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赏析:

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借此比喻老师的那种无畏的教书育人,表达了对老师这种职业的敬佩。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___杜甫《春夜喜雨》

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____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6、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7、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____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8、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____韩愈《听颖师弹琴》

9、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____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____杜甫《春夜喜雨》

相关文章

7个传统节日的古诗(10个传统节日的整首古诗)

1.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2.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3.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5.七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一步一安然(时光清浅处 一步一安然)

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这是一句诗句,诗人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唯美、安静、悠闲的景象。诗中“清浅”指的是景象清新宁静,“安然”则表示心情安宁,每一步都是平静而安定的。当我们在芬芳的花园中散步,在深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成散文)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勃所作,原诗如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端午节怎么来的由来

、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

寒梅傲骨经典句子(寒梅傲骨经典句子摘抄)

寒梅傲骨经典句子(寒梅傲骨经典句子摘抄)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nbs...

西厢记作者(西厢记作者是元稹还是王实甫)

王实甫元曲《西厢记》取材于《莺莺传》,其作者为王实甫。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