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古诗(鸟鸣涧古诗朗读视频)
《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不是白居易的古诗。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知识拓展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鸟鸣涧这诗全文紧扣一个“静”字。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原文如下:
《鸟鸣涧》
唐代 ·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
鸟鸣涧 这首诗紧扣一个闲字,表达诗人在春天静谧的月夜里闲适、恬静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淡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寂静无声的幽寂.侧重表现了月光下山谷的幽静。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