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全部诗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天边明亮的月光升上树梢,惊醒了在斜枝上栖息的喜鹊,午夜清凉的晚风将蝉鸣声送到了耳边。在稻谷的香气中,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蛙声阵阵。天边有几颗星星时隐时现,山前淅淅沥沥滴落了几滴雨水,以前土地庙旁边的茅屋小店似乎不见了踪影,我穿过溪上的小桥找地方避雨,拐了个弯,茅店恰好出现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是由宋代诗人辛弃疾所作,全文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被贬至江西时所作,他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三个感官描绘了一片清新悠闲的田园风光,月朗气清,星疏雨稀,喜鹊、蝉、蛙和喜悦地讨论着丰收的人们融合成一副自然美妙的景象,平淡中蕴含着奇妙的构思和醇厚的感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