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谁的诗句)
荀子·大略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原文是:“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 岁寒:指的是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比喻喻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乱世中坚贞不屈的节操;比喻友情长存。《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本意是指天寒才知道松柏不怕寒冷,危机关头方显君子本色。寓意是指一个人不经过严酷的的历练和考验,很难识别出其坚强的君子品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出自《荀子·大略》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出自《荀子·大略》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出自《荀子·大略》 。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出自《荀子·大略》。
2、《荀子·大略》说,“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松树的身上,体现了君子威武不屈、临难不移、穷且益坚的道德品质,代表着艰难困苦之境中的坚贞与不屈。
2、意思是: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的坚毅挺拔,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的志向远大。
出自《荀子·大略》,原句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摘自《荀子·大略》。
松柏的含义:
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征。《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岁寒的含义:
指的是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比喻在困境中坚忍不拔的精神,乱世中坚贞不屈的节操,品行;比喻友情长存。《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