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从此萧郎是路人(从此萧郎是路人,纵使相逢应不识)

bstpd2个月前 (07-29)诗词语录7

?

?这句话出自唐·崔郊《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说的是崔郊考中状元后,寄居在姑姑家。然后再去京城考进士,想着,金榜题名之日,便是报答姑姑之时。

后来崔郊和姑姑家的婢女红袖好上了两人坠入爱河。

哪知姑姑家竟突遭横祸——姑父乘船外出,不慎溺水而亡,家人日子艰难,姑姑就把红袖卖给襄州城的连帅于頔(dí)大人。

一天晚上,崔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首诗在心中形成,挥笔而就: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赠去婢》)

崔郊趁着连帅府去桃园游览之际,门将那首诗递到红袖手中。

没几天,崔郊赠给红袖的诗还是被于頔家人发现了,一向暴躁的于连帅竟然没有动怒,而是和颜悦色地问诗从何来。

红袖没敢隐瞒,照实说了,崔郊就被召到了连帅府。

于頔问崔郊为何将这样一首诗送给自己的婢女?崔郊如实交代。

于頔听完以后,哈哈大笑,他拿起那诗稿,朗声道:好个“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样的好诗要比我买红袖的那四十万钱有分量多了!既然你们两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那我今天就成全你们。

说完,就让家人将红袖领到了崔郊面前,崔郊一时幸福得有些晕眩。

“萧郎”不再是路人。

走出“侯门”,崔郊和红袖双双沐浴在暖暖的春风中……

是的,"从此萧郎是路人"是一个典故。
1,这个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文学作品《西游记》,描述了主角孙悟空离开了猪八戒和沙僧,成为了一个路人的情节。
2,这个典故在现代语境中,常用来形容一个曾经受过重视或关注的人物,后来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了普通路人的象征。

出自唐代崔郊的《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公子王孙整天追逐你身后轻尘,你却如同绿珠泪水湿透了罗巾。


一旦嫁到豪门就像是深陷大海,从今后昔日情郎也变成陌生人。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成为诗词中习用语,泛指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爱恋的男子。这里是作者自谓

出自唐代诗人崔郊的《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此诗背后是崔郊一段情事。

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个婢女。那婢女生得姿容秀丽,和崔郊相互爱慕。

但不知怎的,两人却没能够在一起。后来这个婢女被卖给了当时的显贵于頔,崔郊却仍旧对这个女子念念不忘。

有一次恰逢寒食节,那婢女外出,与崔郊不期而遇。两人久别重逢,心里都百感交集。

相见时有多么的喜悦,离别的时候就有多么的悲痛不舍。可是迫于于頔的威势,婢女不得不归去。

将要分别时,崔郊写下了这首《赠去婢》。

该句出自《赠去婢》,是唐代诗人崔郊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高度概括地写出诗人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原文: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译文: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

相关文章

绝句古诗杜甫(绝句古诗杜甫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1、《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绝句》 门外鸬鹚去...

玉楼春小说无删减全文阅读(古代十大禁书)

桃夭结局是重新卖唱。桃天作为《玉楼春》中全最心狠手辣的女人,终于在林少春的设计下“下线”了,但她的下线不是寻常的“死”,而是被剥夺一切重新开始以卖唱为生,然后看着吴月红和孙世杰手牵手在她面前有过,她的...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描写秋天景色古诗25首)

1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3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远的拼音(远的拼音正确拼法)

“远”的读音分别是: [yuǎn]。1、解释:②时间长:~古。长~。永~。③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房。④深奥:言近旨~。⑤姓。⑥避开:近君子,~小人。2、组词远程【yuǎn chéng】:路程...

诗词投稿平台(文学作品投稿平台)

现在很多杂志社都不再要诗歌类稿件了。因为读者不大喜欢之。另外这类稿件稿酬也不多。建议阁下还是写一些热门的。若真要想投诗词稿件,建议你投给《诗刊》杂志吧,该刊需要这类稿件。投稿时,稿件后面要有完备的联系...

明月最精辟的十句话(明月名句)

当然,这里有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