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被称为什么称号(王维被称为什么称号两个)
王维号称“诗佛”,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其诗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因为其诗歌中带有佛教意味和宗教倾向,因此王维被称为“诗佛”。
王维号称诗佛。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贡献巨大的伟大诗人。他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生前有“当代诗匠,又精禅理”之名,去世以后,更获得了“诗佛”的称号。他受佛理影响颇深,因此他的诗歌创作与宗教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
号称诗隐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号称诗隐。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诗隐――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被人们称为“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