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正规全文(弟子规的正规全文译文及注释)
1、全文太长,其中一部分为:
弟子规
清朝·李毓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
2、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答: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前期山西新绛秀才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改名为《弟子规》。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
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为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全篇先为总叙,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七个部分。
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