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安乐》(死于安乐生于忧患原文)
出自《孟子.告子下》
安的意思安逸,没有忧患意识,整句话的意思是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走向灭亡的道理。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1、舜耕历山,畎quan3亩,田野。畎,本义田间小沟。发,发达,发迹。舜于田野耕作中为尧所发现,任用为相,后又继承帝位。傅说,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被武丁发现,从筑城的劳役者之间选拔出来为相。 胶鬲,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管仲,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把管仲押回自己处理。当狱官押管仲回国后,齐桓公就起用管仲为宰相。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相)。百里奚,春秋时的贤人,流落在楚国为奴,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赎回任宰相。
2、死于安乐: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
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首先是越王勾践,失败后卧薪尝胆,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忧心忡忡,奋发图强,最终打败吴国报仇雪恨,相反南宋时期,由于赵构不思进取,混混沌沌,完全浸淫在娱乐之中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整顿军务,结果很快就被金兵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