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意: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1.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2.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羌笛何须怨杨柳是写听到羌笛的感受,由《折杨柳》曲名与春风相联,以“春风”暗喻皇恩,“春风不度玉门关”含蓄地指责朝廷不关心边塞士兵.境界雄阔苍凉,含义曲折深刻.

扩展资料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zhi词》。 这首诗写的地方是——甘肃省安西县的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称小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
西汉时为玉门都尉治所.王莽篡位后不久,丝路中断,此关封闭。
东汉建武至延光一百余年又重新启用,东汉时,玉门关已改为玉门都尉所辖。两晋南北朝战争多,此通道衰颓迹象。
隋唐之际,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从此,旧玉门关就逐渐衰败了,新的开始发展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
释义:羌笛不必吹奏哀怨的《折杨柳》的曲调呢,春风是不会到玉门关这个地方来的。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
出处: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这句诗的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羌笛:一种乐器。 杨柳:指代送别,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