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拼音)

bstpd1个月前 (08-12)诗词语录5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本哲学思想著作,被誉为中国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一。以下是1-12章的讲解:


1章:道可道非常道。这一章开篇旨在告诉我们,道无法言说,因为语言是有限的,而道却是无尽无穷的。只有通过直觉和内在的体验,才能真正领会到道的本质。


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一章告诉我们,美和善只有在对比中才有存在意义,如果没有丑和恶,那么美和善就失去了本质。


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一章告诉我们,不要过分追求权力和财富,而是要让人们保持平等和安宁的状态。


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一章告诉我们,道是无穷无尽的,可以应用于一切事物,但它本身却始终不变。


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一章告诉我们,天地没有情感,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人类也应该没有偏见和歧视,对待所有人都应该平等。


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一章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是无穷无尽的,虽然在个体上有生老病死,但是它的原始根源却是永恒的。


7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一章告诉我们,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是因为它们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运行。


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一章告诉我们,上善养生者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无争,不追求个人利益,而是以道的方式为准则。


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不舍,是谓虑遗。这一章告诉我们,如果持有太多的财富和权力,反而会产生不必要的负担,更好的方法是掌握适度的原则。


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一章告诉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意味着要掌握专注的能力,只有掌握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柔和和平。


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章告诉我们,有的是个体,无的是大局,往往对于整体来说,“无”比“有”更为重要。


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告诉我们,人们可以感官世界,但不应该过于沉迷,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清明。圣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更注重内心的意义而非外界的形式。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相关文章

孤影照惊鸿(不过是孤影照惊鸿)

  一、“浮生不若梦,孤影照惊鸿”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不就像是一场梦,当独自对着影子也会像受惊的飞鸟。   表达了——人生不象梦那样的不真实,真实的是因为有痛的感觉。阳光下孤单的身影陪着自己,有说不出...

黄庭坚的诗(黄庭坚的诗有哪些)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宋代〕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和陶渊明的古诗九首有: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引人注目的拼音(引人注目的拼音怎么写)

释义引:吸引,引导;注目:集中目光看。引起人们的注意或重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引”,普通话读音为yǐn。“引”的基本含义为拉,伸,如引力、引颈;引申含义为领,招来,如引见、引子...

《己亥杂诗》五年级上册(五年级己亥杂诗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的意思:要依靠风雷的激荡力量才能让九州大地重现生机,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的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人教版《己亥杂诗》的全...

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下一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

古诗词注音版可打印(古诗词大全注音版)

行行重行行佚名 〔两汉〕háng háng zhòng háng háng ,yǔ jun1 shēng bié lí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xiàng qù wàn yú lǐ ,gè z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