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拼音)
《出塞》中的“万里”和“人未还”分别指的是“万里长征的将士”和“人没有归来”。
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关万里参加远地征戍的人都没有回来。
从历史上看,秦汉时起便筑城备胡,在千年漫长的岁月中,边关内外一直与胡人征战不断,如今与戍边战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汉关自然便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久戍边关的战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关”,怎能不触发起乡关之思!怎能不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个民族的悲剧命运!万里长征没有归期,古代秦汉已经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万里”指的是边塞和中原相隔万里, 路途遥远,形象地写出当时百姓兵卒成边 之苦。“人未还”指的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 灾难,只见人成边,不见人回还。
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句诗词是指古时征战中,大量的老百姓被征召入伍,被迫参加战斗,由于战斗非常残酷,一场战斗往往成千上万人的伤亡,老百姓作为士兵入伍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作战能力差,以至于大量牺牲,再也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而家人对出征的人倍感思念,这下该诗句寄托想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