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_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
意思是:施行道义的人老天会帮助支持他,失去道义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原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重点字词句义】
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词: (1)然而不胜者(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城非不高也(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3)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水池
这个问题有点语义上的冲突。
正确的成语应该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只有走在正义的道路上,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一旦偏离正道,就会孤立无援。
这个成语确实是一个知识点,它告诉我们要走在正义的道路上,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人。
此外,这个成语也是缘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