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雨霖铃原文(雨霖铃原文带拼音版)

bstpd5个月前 (06-16)诗词语录13

李清照的《雨霖铃》原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应该是《雨霖铃》,这个是个词牌名。

唐玄宗写出这么成熟的词的概率很小,至少目前在词论大家的考证中,关于词的发展还没有提到唐玄宗的。词在唐朝才发端(世传最早的词《菩萨蛮》,《忆秦娥》传说是李白写的,但词的起源说法很多),但词的成熟是在宋。雨霖铃的出名是因为林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这个词牌的起源就是唐玄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明皇杂录》)。这里应该注意:“采其声为《雨霖铃》曲”,表示唐玄宗只谱了个曲出来,但没有词,而且传到柳永时的那个《雨霖铃》音乐还是不是唐玄宗的那个曲子就很难说了,甚至还有没有曲子都说不准。柳永根据当时传下来的音乐(或甚至只是根据这个名字)自度了这首词。网上传说的唐玄宗写的《雨霖铃》:斜风凄雨 古桡岹峭 暮雨未歇,云云,仔细对照柳永的那首,就会发现,只是更换了头面,和韵都还说不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斜风凄雨,古桡岹峭,暮雨未歇。巴山怅望无际,方肠断处,风铃悲切。袅袅疏疏密密,似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子规啼血。不忍听,如恨如怨,多少怨情与谁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   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今宵魂在何处?冷雨里碎铃声咽。点点滴滴,心似   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泉 落飞雪。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  

一、两相比较,你是不是发现有很多面目一样呢?骤雨初歇VS暮雨未歇, 多情自古伤离别VS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VS更那堪玉魄永湮灭,今宵酒醒何处VS今宵魂在何处,便纵有千种风情VS便纵有万里江山,更与何人说VS多少怨情与谁说。

二、方肠断处,多了一个字。心似寒泉 落飞雪,少了一个字。

三、很多地方出律。

四、重字,如“雨”字出现了三次,“风”、“山”出现了两次。(不是不能重字,但重这么多,就不好了)。  管窥之见,见笑方家。

相关文章

经典古诗词朗诵名篇(经典古诗词朗诵名篇大全)

经典古诗词朗诵名篇(经典古诗词朗诵名篇大全)

诗歌类1、余光中的《乡愁》;2、席慕蓉的《乡愁》;3、敖红亮的《乡愁》;4、北石的《乡愁》;5、冯至的《南方的夜》;6、刘半农教的《我如何不想她》 ;7、何其芳的《预言》 ;8、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成散文)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勃所作,原诗如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登幽州台歌赏析(登幽州台歌解读)

登幽州台歌赏析(登幽州台歌解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第三句登楼眺...

水调歌头全文(水调歌头全文是什么意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归园田居其一的解析)

赏析:一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其...

时光清浅处(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是什么意思)

不一定是要分手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于生活的态度。它传递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清新与宁静。或者可能是一种对于人际关系的调整,明确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不是,一步一步地修补并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