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咸阳城东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bstpd1周前 (09-08)诗词语录4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此诗。

诗人用云、日、风、雨层层递进,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城东早春》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该诗为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诗作,全诗原文如下: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白话文释义: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以下是我的回答,咸阳城东楼中表现历史沧桑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这两句中“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寓含着兴衰沧桑之感,表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城东早春》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该诗为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诗作,全诗原文如下: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白话文释义: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扩展资料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却概括了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出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全诗语言精练,构思巧妙,对比鲜明,含蕴深刻,堪称佳篇。

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一个“清”字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平淡无味。

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后两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如市。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同时这也是比喻之笔,“俱是看花人”不仅仅是说锦绣满地,观赏花的人多,更是说人已功成名就,人们争趋共仰。表达了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

相关文章

雪梅宋卢钺诗(雪梅宋卢钺诗拼音加注释)

雪梅卢钺 〔宋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中秋月 宋 苏轼(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中秋月》是一首写中秋佳节的小词,主要描写了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

水调歌头全文(水调歌头全文是什么意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

赞美雪的诗句唯美全诗(赞美雪的诗句古诗全篇)

1、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更多写雪的诗句:1、梅须...

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鹅毛大雪是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

积雪封霜,冰天雪窑,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千里冰封,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寒冬腊月,银装素裹,寒风刺骨,傲雪凌霜,雪兆丰年,风雪交加,寒气逼人,阳春白雪,玉树琼枝,积萤映雪,大雪纷飞,林寒洞肃。...

有关元宵节古诗20首(有关元宵节古诗20首的诗句)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2.《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