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柳永全文读音_八声甘州 柳永读音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译文]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出自]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释:
1.选自《乐章集》。八声甘州,词牌名。
2.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3.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霜风,秋风。
4.关河:关隘山河。
5.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是处,处处。红,翠,指代花草树木。
6.苒苒(ran 第二声)物华休:随着时间流逝,美好的景物都消歇了。苒苒,同“荏苒”,指光阴流逝。物华,美好的景物。
7.渺邈:遥远。
8.淹留:久留。
9.颙望:抬头远望。
10.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好多次看到远处有船驶过,便以为是爱人乘舟归来。
11.争:怎。
12.正恁(nen 第四声)凝愁:恁,如此,这样。凝愁,愁绪凝聚化解不开。
译文1: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心上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想佳人、妆楼偶望,误几回,天涯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凭凝愁!”
心里想着爱人,在梳妆楼上偶然眺望,多少次错将远处开来的船当作爱人的归舟。怎么知道我正倚靠着栏杆,满怀愁绪难解啊!
意境脱胎于温庭筠《望江南》,婉转地表达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意思是: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词人推己及人,以反客为主的手法,构想着情人在家中等待自己的场景。表面上写情人,其实更写出自己刻骨的相思。
想起心上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此句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佳人”妆楼远眺的痴情,惟其痴情,游子才先入为主,使其产生视觉的失真——把他人的归舟误认为是游子的归舟。而这一具体感人的形象又是词人痛苦怀想中产生的幻觉,于是,一种相思,两幅幻景叠加,虚实相应,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张力。这种写法就是一般人熟悉的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从对面着笔”的手法。最后两句由佳人回到自己,字面上是对“佳人”句承接,佳人苦苦思念游子时,不免产生“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的猜测,她哪里知道此时游子正和她一样倚阑远望,满腹乡愁!实际此句与首句呼应,是全词的注脚,使整首词都笼罩在浓浓的愁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