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小儿垂钓古诗解释(小儿垂钓古诗解释 全诗)

bstpd2个月前 (09-23)诗词语录5

《小儿垂钓》的古诗如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据传他某天到乡下拜访一位朋友,向正在钓鱼的儿童问路后所作。

古诗按照现代文直译如下: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正在河边学钓鱼,他侧身坐在河边的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行人(诗人)向他问路,他老远就频繁招着手,因为担心鱼儿被吓跑而不敢大声回答。

唐诗需要细品(当然有可能后来人都歪解了诗人的愿意)

第一、二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

“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人所遇到的这个小儿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此外“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钓鱼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让我们想象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钓鱼的情景。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很少照到的阴凉地带,莓苔多说明踩得人少,该处人来的少,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孩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孩打听问路,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发出声音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儿聪明。小儿之所以用动作来代替语言,是害怕大声说话把鱼惊散。

再来品读下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诗人之后是否走近问路,和这位可爱的小儿如何交流,是诗隐藏的意味了。

作为半个钓鱼爱好者,并且水平一直处于新手阶段,个人认为作者胡令能也是一位钓鱼高手,否则写不出初学钓鱼的小儿这么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歪解下:这首诗提醒我们,如果向钓鱼者问路,请不要大声喧哗,否则他们跟您急。

相关文章

造炬成阳(造炬成阳不啻微芒)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的意思是:不排斥一点点小小的光亮,这样我们的光亮多了,就能变得像太阳一般明亮,就像一点一点的雨滴,汇成大海。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近似。引申自:龚自...

岁月本无虞(岁月本无虞,来日犹可期)

1 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习惯。2 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延长寿命。3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学习、旅行、交友等方式来丰富...

立春诗词十首(立春诗句古诗大全)

1.立春晴,雨水均。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4.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5.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6.春雨洗残雪,春风轻布衣。7.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意思是:出征讨敌尚未报捷而身先死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蜀相》。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关于祖国的诗(关于祖国的诗篇)

1、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

欲渡黄河冰塞川(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可以联系下当时的状况,李白怀有伟大政治抱负,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