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什么意思
十步之内就能杀死一个人,哪怕千里之外都无法阻挡住侠客。形容侠客的高超武艺和斩钉截铁的行事决心。
扩展知识: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此句李白化用典故,原语出《庄子.说剑》: 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意思是说:每十步间隔设置一个对手,就这样安排这些对手,即使排队延续千里之外,他们也无法滞顿我的身形,挡住我手中的剑。
意思是: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原文节选: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译文: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