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寓意和象征诗句_有关竹子的寓意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
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
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明)
李日华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宋·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唐·杜甫《堂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唐·杜甫《竹》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唐·白居易《食笋诗》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清·蒲松龄《竹里》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清·吴昌硕《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板桥《竹石》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唐·陈陶《长竹》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清·郑板桥《竹石》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明·陈良规《咏竹著》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裴迪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慈姥竹李白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竹径李得裕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新栽竹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酬人雨后玩竹薛涛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刘长卿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洗然弟竹亭孟浩然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葺夷陵幽居李涉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苦篁调啸引李贺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即使一个人僻居深林之中,也不会感到孤独。因为诗人早已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品行高洁,情怀淡泊就一定可以做到超拔脱俗,自得其乐。从而达到尘虑皆空,物我两忘的境界。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挺拔的翠竹因为深深的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所以不管风吹雨打霜寒雪冻,仍然能够坚劲屹立,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
简单的诗句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根基深厚,力量才能强大。同样在生活中,我们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毅力,永不放弃。
《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高高的小桥与小路相连,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听山间萧萧的竹韵,好不惬意。
有意思的是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林,而小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有时候眼中的景物往往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多么希望能像翠竹那样虚怀如谷,高耸入云。
《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也才高出墙头。新雨过后竹子美好而洁净,微风吹过飘来淡淡的清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竹一定可以长成高耸入云,苍劲挺拔的茂林修竹。
在生活中,对于一个任何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我们都应该予以保护和扶持,使其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竹》: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苍翠的青竹又高又直,昂然挺立,它的气质雄健刚劲卓尔不凡。遗憾的是因为生于荒郊野外从而得不到人们的赏识青睐。但是它依然高洁清雅,坚持着自己高尚的操守而绝不随波逐流。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冷遇而自暴自弃,而应该是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愈挫愈勇,永不言败。
《咏竹》: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人们喜爱竹子的直节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的品质。竹子曾经与蒿草荆棘等一同受着雨露的滋润,但最终只有它坚持到了最后,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我们在生活中更应该学习竹子这种敢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对抗,不怕风吹雨打霜煎雪熬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更要有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与壮志凌云的远大抱负。
《春阴》: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竹笋才生长出来,如小黄牛的牛角,蕨菜的嫩芽初长成,如婴儿的拳头。江南的二月万物初生,生机勃勃,人们找寻野菜烧制成香喷喷的饭菜。
有时候简简单单就是幸福,粗茶淡饭也能自得其乐,平平淡淡才是真。和喧闹烦扰的繁华比起来,这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快乐。
《慈竹》: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又被称作子母竹,枝繁叶茂,往往是新竹旧竹紧密连结,高低相倚,有若老少相依。
竹子尚能如此彼此扶持,尊老爱幼。我们在生活中则更应该孝敬老人,爱护幼小,如此才能做到家庭和谐,幸福安康。
《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是因为老竹的催生与滋养。等到第二年会再有新竹子长出,如此周而复始,竹子很快就会枝繁叶茂了。
生活中年轻人总是要胜过老年人的,只有新生力量的不断涌现,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前进;不过新生力量的成长壮大,又离不开老一辈的扶持和爱护,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作用的。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暮春时节百花凋残,春光已去。只有那窗前的幽竹不随春光流逝而依然翠绿葱茏,傲然挺拔着等待着我的归来。
竹子的象征意义是清峻不阿、高风亮节
自古以来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很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