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二手法_杂诗十二首其二艺术手法
己亥杂诗其二: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译文:
黄昏日落,马已疲劳,但人还要赶夜路。幸而没有人来阻拦。生平激烈的心情如今已趋於平淡,即使像屈原那样被迫离开京师,我也不写像《惜誓》一类文章了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即您刚刚从我们家乡而来,一定知道家乡的情事?。乍看之下,这两句不过是口头语的淡淡一问。但诗歌有平淡之美,即诗人以平淡的语言包藏优雅的情景、深沉的感慨、丰富的感情。显然,王维的这首诗便含有这种平淡之美,它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而有思致。
众所周知,古代交通极不便利,通信也极不发达。因此对于王维这样离家很久的游子来说,它自然就不能随时向家乡人询问家乡的情事,更不可能像我们今天透过各种网络媒介去了解家乡的情事。所以这里王维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从家乡出来的人,他想要打听家乡情事的迫切感,和关心的事情之多就不言而喻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即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绮窗前那棵寒梅有没有开花?如果按照诗歌的情感递进来看,这两句诗所提到的事自然就是诗人最关心的事。但王维既没有询问家中妻子的情况,又没有询问其他重要的事,反而问起窗前的寒梅有没有开花?这似乎有点不走寻常路。
但恰恰就是这样别具一格的一笔,体现出了王维表现情感的高超技艺。我们知道诗歌中常常会有绮窗、绮楼等词语,而诗人的重点又往往在那窗户、楼阁后的人。这里王维没有细说,但不难想象窗后之人就是他魂牵梦绕、久久思念的妻子。至于又为何突出寒梅,或许王维当初正是在这个时间离开家乡,又或许它是夫妻二人的见证。
总之,这里王维对于感情的表露,格外含蓄、浓烈、深厚。正如清代黄叔灿在《唐诗笺评》中所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从诗歌手法来看,王维这首诗又符合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即在万千意象中,只选择窗前那一树梅花,便能透露出无限情味,表达出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之深切,同时又能引发读者对无限遐想。
综观王维的这首诗,写得质朴自然,虽然只有短短20字,但感情真挚动人,含有无限情味,动人心弦。最后,读完王维的这首小诗,你有没有想起家乡的什么事,或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