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采莲曲二首(其二)_采莲曲二首(其二)古诗朗读视频

bstpd3周前 (10-20)诗词语录5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采莲曲(其二)

《采莲曲》(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这首诗王昌龄诗用映衬手法描写采莲中的少女,性格精巧活泼。

作品名称

采莲曲(其二)

作者

王昌龄

作品原文

采莲曲(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意思: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出自:唐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其二》

原诗:

采莲曲二首 其二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

扩展资料

这首诗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

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在他有生之时,就正是以这样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

相关文章

春联大全 对联7字(春联大全 对联7字书法)

1、上联:勤牛耕种幸福地 下联:智者传播吉利音 横批:勤智结合2、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3、上联:灵鼠闹岁灵人安 下联:奋牛蹄春奋人吉 横批:子安丑吉4、上联:和顺...

清明节古诗配画(清明节古诗配画手抄报)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节的画有不少,最著名的是清明上河目。这张画,描绘了清明节这天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除此之外还有诗人用诗描绘清明节的画面状况,清明时节雨纷纷,等诗句,从诗句中可以看出清明节的天...

100条励志名言名句大全(100条励志名言名句大全加作者)

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充满正能量,激励人们前进。1、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2、信心虽然不是钢铁,却能铸造出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3、信念只有...

打三个数字(三亲六故打三个数字)

答:121。分开→这里的分开是指把整体的隔开:比如人或物体分开不聚集在一起,使隔开,隔离,分离或分解,那么分开的反义词有合拢,集中,结合或联合等等。分开:夫妻俩已经分开五年了。有些问题是彼此分开而又联...

楚辞取名(楚辞取名一心)

1、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2、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BUT谐音疏离。 3、煜月 煜,“照耀”的意...

春夜喜雨原文及翻译(春夜喜雨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解析)

《春夜喜雨》译文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