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高中课本_高中人教版语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1 赤壁赋被编入高中课文是在1985年。
2 编入高中课文的原因是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3 赤壁赋的编入也体现了高中教育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视,使学生在文学修养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人教2006年版
北宋苏轼的《赤壁赋》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第九课,《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高中语文分成语言和文学两本书,前赤壁赋编在文学课本里,并附有苏轼真迹的影印。好像是第一册,编者王瑶,第一课是《诗经 关雎》,第二课 就是《氓》。
出自于宋代词人苏轼《前赤壁赋》全文:“壬戌之秋,八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这篇课文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应在高二学习。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