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赤壁赋原文高中课本_高中人教版语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bstpd2周前 (10-24)诗词语录2

1 赤壁赋被编入高中课文是在1985年。
2 编入高中课文的原因是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3 赤壁赋的编入也体现了高中教育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视,使学生在文学修养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人教2006年版

北宋苏轼的《赤壁赋》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第九课,《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高中语文分成语言和文学两本书,前赤壁赋编在文学课本里,并附有苏轼真迹的影印。好像是第一册,编者王瑶,第一课是《诗经 关雎》,第二课 就是《氓》。

出自于宋代词人苏轼《前赤壁赋》全文:“壬戌之秋,八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这篇课文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应在高二学习。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相关文章

郑板桥的《竹石》全诗(郑板桥的《竹石》全诗书法)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

浪淘沙全诗9首(《浪淘沙》(其二))

九首.如下: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

爱国古诗大全100首4句(爱国 古诗大全)

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陶渊明最有名的诗悠然见南山)

我认为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忧国忧民,家国情怀!我们感悟到了伟大诗人的心灵世界和济世心胸!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成散文)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勃所作,原诗如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孤影照惊鸿(不过是孤影照惊鸿)

  一、“浮生不若梦,孤影照惊鸿”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不就像是一场梦,当独自对着影子也会像受惊的飞鸟。   表达了——人生不象梦那样的不真实,真实的是因为有痛的感觉。阳光下孤单的身影陪着自己,有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