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折柳的典故(灞桥折柳典故的由来)
灞桥柳故事的传说如下: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 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灞桥柳》是八十年代非常好听的一首歌曲,词作者陈小奇,曲作者吴颂今都是当代鼎鼎有名的重量级作家。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原灞桥址以南建桥,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