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寒食表达作者什么的感情)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
作者运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方式借“暮春”表现了羁旅之愁,想象“日夜柳条新”之景表达了思乡之情以及人事更替的无奈“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直接抒发了对君王的怀念和作为贬臣的幽怨。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
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在这首诗中诗人引用了寒食禁火的典故,在寒食节普天下是禁火的,但权贵宠臣却可以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可以破例点燃蜡烛,诗人借此对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了委婉的讽刺。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所以寒食是一首以寒食节为内容的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