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赵曙君)
赵曙,即宋英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稳健的政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民生改善,国有富强。他尊奉儒家学说,注重教育,选拔贤能,政治清明,天下安宁。因此,在他去世后,朝廷为他上庙号“英”,谥号“宣仁圣德皇”,简称“英宗”。
英宗的庙号“英”,源自《左传》中的“英明神武”一词,意指皇帝具有明智、英勇、神武的品质,能领导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赵曙在位时的政绩和影响力,确实配得上这个庙号。在他的统治下,北宋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这正是“英”这一庙号所象征的。
此外,赵曙的父亲是宋神宗,母亲是宣仁圣烈皇后。他的庙号英宗,也与父母的名号有所呼应,表现出家族的荣耀。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庙号、谥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讲究,往往体现了皇帝的品德、政绩和家族地位。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幼年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六岁,在位五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