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翻译及原文(墨梅原文加翻译)
《墨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描绘了诗人在寒冬时节赏梅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寂寥、清高、超脱的境界。墨指墨色,梅指梅花,墨梅合起来就是一种高远清冷的意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一种孤独清寂的情感,引发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
墨梅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表达,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追求。译文:这寒冬里,墨色山林间,一树梅花满枝繁。孤独清寂中,赏花心事自然宽。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已所画梅花的七言绝句,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如同用淡淡的墨点染而成。不要人夸颜色好看,只愿清香之气弥漫天地间。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四
陈与义 〔宋代〕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第四首运用故实,赞美画师“离形得似”的创造性劳动。
诗一开头,引用春风吹落梅花,飘著寿阳公主额上,自然而成梅花妆一事,说明高洁之花装饰美人之面,是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句借用李贺《高轩过》中“笔补造化天无功”一语,对应指出这幅墨梅“自然天成,倏若造化”,是画家生花妙笔自由挥洒的结果。
后两句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艺术见解。绘画重在达意。“意在笔先”,“意足”则不必拘泥于色彩的似与不似,这正如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可以略去“牝牡骊黄”而不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