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前面一句)
意思是:西域的天空八月就雪花纷飞了
整个句子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试中原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意是: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西域的天空八月就雪花纷飞,雪花飘落树枝上,像一夜之 间春风忽然吹来,千万棵梨树上梨花 竞相开放。
古人把汉族以外的人称之为胡人,大都住在的北部。而八月是指农历,按照公历基本都是九月末十月初,下雪也是很正常的。
诗中的“八月”是农历,换算成阳历应该是九月或十月。而“胡天”在古诗中指的都是边塞的天,是如今的米泉县,下雪再正常不过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意思是塞外胡地八月就下起雪来。
出自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全诗节选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意思: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赏析:
以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来体现后文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表面写寒冷,实际是以此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激昂的战斗情绪。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