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全诗(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全诗翻译)
赏析:诗人曾经在美丽的苏杭等地做官多年。这首词以形象的比喻和艳丽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光如画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怀念之情。
诗人开篇直抒胸臆,说自己对江南美景的熟悉。词的三四句从色彩上描绘江南春色,美丽的春色展现出一副春意盎然的图画,整首词意境优美雅致,语言清新流畅,情感朴实真挚,被誉为千古杰作。
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全诗如下: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其原诗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绿指的是绿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明写江水美景,暗指的植物是绿藻,江水因为水中的绿藻而显得蓝,这里的蓝一般指兰草或者蓼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1、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3、注释
①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②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③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④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忆江南白居易写了桂子、春竹、芙蓉三种植物。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写了江花、桂子、春竹三种植物。
忆江南白居易写了日出、江花、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