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简介(李清照的资料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祖籍是河内的沁阳。他出生在郑州兴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创作,他写的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他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华丽,但因卷入牛李党争,仕途坎坷,郁郁而终。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别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南人。他出身小官僚家庭,九岁丧父,生活艰难。有赖于牛党重要人物令狐楚的培养,才得以中进士第。令狐楚死后,他到了李党人物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那里当幕僚,并娶王的七女儿为妻。以此触犯了朋党的戒律,招来了非议,使他陷入“牛李党争”的夹缝中,处处碰壁,一生只在正字、县尉、判官、推官、掌书记一类卑微的官位上打转转,漂泊四方,潦倒终身,年仅四十六岁就病逝。他一生存诗六百多首,收在《玉谿生诗笺注》中。
李商隐富于感情,青年时期,他向往爱情生活。李商隐第一次恋爱时他正做着道士,他爱的少女是个女道士,这在封建时代是非法的,但他的恋爱还是失败了。后来他跳出了教门,又曾恋爱过,也失败了。直到同王茂元的七女儿结合,李商隐在爱情上的苦闷才一扫而光。尽管为了这桩婚姻影响了他的政治前途,他也毫不后悔。王女是个才女,对他很体贴,两情相悦,很是融洽,二人常在一起作联句诗,或者两人同坐窗前,一边剪蜡烛芯,一边闲话。李商隐有时离家远出,心里总挂念着妻子,写过很多惜别和相思的诗,著名的《夜雨寄北》就是描写他对妻子的深切怀念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岁时,李商隐学道于河南玉阳山东峰。在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有一位姓宋的女道士,年轻、聪明、美丽。宋道士本是侍奉公主的宫女,是 随公主修道住在此地的。一次偶遇,宋道士与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双双坠入爱河。
但由于宋道士特殊的身份,身不由己,他们只能暗中传书递笺,借诗或音乐来传情达意。情浓意切时,二人经常在观中幽会,对此,李商隐在诗中曾写道:“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表现了二人浓烈的情感,希望从相会发展为长相厮守,但又担心天违人愿,所以两情相悦之余又隐含着分离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