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采莲曲白居易(采莲曲李白)

bstpd5个月前 (06-16)诗词语录20

采莲曲

白居易〔唐代〕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王昌龄的采莲曲和白居易的采莲曲中写采莲姑娘形象的手法异同:


1、相同:都用景物衬托出采莲女的心灵外貌美。


2、不同:王昌龄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采莲女比作娇嫩的莲花,表达对采莲女的喜爱之情; 白居易则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将采莲女的形象神态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流露出喜爱之情。


《采莲曲》


唐代 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采莲曲》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一、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1、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

2、不同点:王昌龄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居易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二、两首诗对采莲姑娘的描写不尽相同:

1、王昌龄诗中使用侧面烘托手法,自始至终不让采莲姑娘在活动的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青青荷丛之中,以荷叶和芙蓉烘托出姑娘的美丽动人。

写女子的裙子与荷叶一色,荷花开在女子的脸旁,分不清哪是采莲姑娘,哪是荷花,使采莲姑娘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表现出采莲姑娘的美丽动人,同时也使全诗别具一种令人遐思的优美意境。

2、白居易诗中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来写,描写了采莲姑娘的情态和动作,生动逼真,使一个欲语还止,含羞带笑的女子如在眼前。

相关文章

名言名句(名言名句励志)

名言名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遍流传的经典话语,通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智慧,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引导人们的行为。这些话语可以是关于人生、哲学、道德、智慧等方面的,也可以是关于特定领域或主题的。名言名句通...

示儿古诗的意思翻译(示儿的全诗解释)

古文中“见”的意思和读音jiàn①看;看到.《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②遇见;碰见.《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③见面;会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④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

中秋节的来历简短100字(中秋节的来历简短100字怎么写)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因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

王维被称为什么称号(王维被称为什么称号两个)

王维号称“诗佛”,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其诗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草长莺飞(草长莺飞是成语吗)

出自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自然段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2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3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4...

陆游《钗头凤》全词(陆游《钗头凤》全词的意思)

钗头凤不是白居易写的,是陆游的诗。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