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有关重阳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bstpd4周前 (08-24)诗词语录3

介绍几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供参考:

重阳

文/元·王冕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
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
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重阳

文/明·潘氏

独坐小窗下,幽蛩不绝鸣。
青天孤月静,满耳是秋声。

重阳

文/宋·曾几

老去长净一寸阴,良辰物色负幽襟。
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
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以下是一些与重阳节有关的诗词诗句:


1.载笑载言过重阳,万瘦千寒敢几杯。——唐代白居易《重阳日宴从弟少府见过》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代陆游《游山西村》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元代杨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4.东篱菊千朵,中有孤傲者一枝。——唐代郎士元《菊花》


5.岁篱寒雁,阴山断雪,往事成空。——唐代杜甫《江留别》


6.丝雨梦回荀令留别,花前失笑卜夜弹筝。——唐代李商隐《至黄门酒阁饮宴因赋咏怀五十韵》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唐代朱熹《观潮》


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陶渊明《饮酒》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如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香坠

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最著名的重阳节的一首诗当属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有很多李白杜甫都写过其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为有名。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是家人相聚的一个节日。

有1、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2、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让人觉得凉飕飕的。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有:

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觴。菊花何太苦,遭遇两重阳。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相关文章

古汉语字典在线查询(古汉语字典在线查询 文言)

先说明一下,你问的绝大多数是字典,为何第二本是词典?弄错了吧,我按《汉语大字典》来答。《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它是东汉许慎所著。这部字典按540个部首排列。部首分得较细,查找不易,一般用后人...

红的拼音(纤的拼音)

是一声和二声,读音为hónɡ、gōng。常用释义1.形颜色像鲜血一样。例词红墙绿瓦红旗红霞2.形象征喜庆。例词红白喜事3.名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例词红利分红4.形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5.名指某些红色...

表达相思的诗句(表达相思的诗句有哪些)

想念一个人的诗句的经典情诗是,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5、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

中秋有关的诗(中秋有关的诗词五言绝句)

1、【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2、【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

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含义)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尚书·大禹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管理国家或组织时,要求周密而不刻意比较,追求和谐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相同。此典故主要描述大...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出自《刻舟求剑》,典出《吕氏春秋·察今》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刻舟求剑 漫画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