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bstpd4周前 (08-25)诗词语录7

词人在上阕中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是如此地温婉含蓄,内心的悲苦凄凉则是丝丝地渗透出来,强烈地感染着读者。早年生活风流潇洒,时光如同“长沟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词人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请新明净的画面概括当年的生活,俊爽绮丽。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

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

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

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诗词原文: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作者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这首词也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

作者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等。.

临江仙·夜登小阁全称为《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其翻译是:回忆年轻时在午桥桥上酣饮,坐中多是杰出的才俊。

月光随长沟水波奔涌,流去悄然无声。对着杏花疏落的清影,我们吹笛直到天明。二十余年如同梦境,此身劫后虽存,每想起一切,只觉得魄悸魂惊!

如今我闲登小楼,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叹古今有多少兴亡伯事,都付与渔父歌唱在三更。

作者: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译文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相关文章

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闼的读音)

闼:小门。山:指钟山、覆舟山。排闼(tà):开门。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送青来:送来绿色。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

红的拼音(纤的拼音)

是一声和二声,读音为hónɡ、gōng。常用释义1.形颜色像鲜血一样。例词红墙绿瓦红旗红霞2.形象征喜庆。例词红白喜事3.名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例词红利分红4.形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5.名指某些红色...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全诗是: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意思是:出征讨敌尚未报捷而身先死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蜀相》。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含义)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尚书·大禹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管理国家或组织时,要求周密而不刻意比较,追求和谐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相同。此典故主要描述大...

高中古诗词鉴赏20首(高中常见古诗鉴赏)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想法,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高中学生在经过了小学、初中两个阶段的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可以说己经基本具备了。那么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思辨能力和理解也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