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的简介_诗仙李白的简介20字
李白世称“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李谪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经在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离开宫中。
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
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
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
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带漂泊,于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
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李白被后世尊称为“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谪仙人,诗仙。之所以成为青莲居士,是因为李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居住在四川省江油市的青莲乡。所以号青莲居士。
谪仙人,诗仙,这实际上是贺知章给李白起的外号。因为李白的诗作,整个意境恢弘大气,富有想象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写的如此大气,就好像这人是从天上飞来的神仙一般。
李白的其他称号: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别称: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别称“李十二”。三十五岁后,迁居山东任城,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曾官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李供奉”。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李白去世,但其时唐代宗不知此讯,曾以左拾遗的官职召他回朝,后人因称“李拾遗”。被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因称“李谪仙”、“谪仙人”。被《沧浪诗话》誉之为“仙才”。因杜甫《饮中八仙歌》,后人因称饮中八仙(酒中八仙)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字太白,世称李太白。杜甫,字子美。因作过工部员工郎的小官,世称杜甫为杜工部。李白和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二人合称“李杜”。李白(701年-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昌隆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