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观刈麦翻译和原文_观刈麦译文及注释二

bstpd2周前 (10-25)诗词语录2

《观刈麦》是白居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之作。诗中描述了农民在酷暑中辛勤收割小麦的场景,通过对比自己与农民的生活,白居易表达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此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观刈麦》是一首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描写了农民在麦田中辛勤劳作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略:
炎炎烈日下,农民们在麦田中忙碌地收割着麦子。他们头顶草帽,手持镰刀,身姿弯曲,汗水浸湿了衣衫。麦田里一片金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是大自然的赞歌。
诗人白居易看到这一幕,深感农民们的辛勤和艰难。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压迫感到痛心。他呼吁人们要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付出,并呼吁社会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矛盾。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和感恩他人的付出。

相关文章

诗经氓(诗经氓的翻译和原文)

诗经氓(诗经氓的翻译和原文)

《氓》的原文原文如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等闲识得东风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等闲识得东风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等闲识得的全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下一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

楚辞取名(楚辞取名一心)

1、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2、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BUT谐音疏离。 3、煜月 煜,“照耀”的意...

采莲曲白居易(采莲曲李白)

采莲曲白居易〔唐代〕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译文: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

王维被称为什么称号(王维被称为什么称号两个)

王维号称“诗佛”,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其诗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4年级的现代诗100首(4年级的现代诗100首繁星的诗)

     现代诗歌:          《墙头草》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