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欲把西湖比西子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全诗翻译)

bstpd2个月前 (07-14)诗词语录2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苏轼能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名句,与身边清丽的王朝云所带来的启发,不无关系。传说是苏轼乘着酒兴,就将这诗歌送给了王朝云。喜欢到了这个份上,歌舞班的班主就顺势将王朝云送给了苏轼。估计苏轼或者苏轼的朋友是付了一些钱的,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王朝云成了苏轼夫人的丫鬟,因为此时王朝云才十二岁。

之后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秋,调任密州知州,熙宁十年(1077)调任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调任湖州知州。王朝云也一路都跟随着苏轼夫妇,服侍左右。

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到任湖州后,给皇帝的一个例行的到任报告,也即《湖州谢上表》所引发的。因此到任湖州后不久,苏轼即被拘,下狱一百多天,差点丧命,在众多老臣的恳求下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这“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是什么意思呢?类比的话“团练副使”就相当于现在的副主任科员;“本州安置”就是只能住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并接受当地官员的监视。

?

苏轼这下算是栽倒底了,家中许多跟随着的人都纷纷离去了,难能可贵的是王朝云依然不离不弃,到黄州一段时间后,王朝云也已成人,在苏轼夫人的主持下,苏轼将王朝云收为了侍妾。我们之前说的苏轼为“雪后初晴梦中品饮小龙团茶”而写的两首回文诗中,“纤纤捧碗玉颜鸵”所指的这位美人,或者说在苏轼梦中为其端茶与歌舞的这位美人,就是刚刚被苏轼收为了侍妾的王朝云。

这句诗原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原文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关文章

山行古诗朗读(山行古诗朗读节奏划分)

在指导山行朗读时,应首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和主题,帮助其理解文章的意义。然后,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注重每个词语的发音和语音连贯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加入适当的语音变化、...

杨贵妃为什么恨李白(李白算不算中国人)

杨贵妃非常喜欢李白的《清平调》,高力士趁机搬弄是非说:“我原以为您会因为这三首诗恨李白入骨,没想到居然还反复吟诵!”杨贵妃很惊讶地问这诗怎么了,高力士说:“第二首中有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译文)

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杜甫。二、整首诗写的是:乾元二年(759)秋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

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京口在哪里)

意思是京口(镇江)和瓜洲(扬州)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

明月最精辟的十句话(明月名句)

当然,这里有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

雁门太守行 李贺(雁门太守行李贺主旨)

这是诗鬼李贺的名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原文如下:雁门太守行 唐 ·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