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欲把西湖比西子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全诗翻译)

bstpd4个月前 (07-14)诗词语录4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苏轼能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名句,与身边清丽的王朝云所带来的启发,不无关系。传说是苏轼乘着酒兴,就将这诗歌送给了王朝云。喜欢到了这个份上,歌舞班的班主就顺势将王朝云送给了苏轼。估计苏轼或者苏轼的朋友是付了一些钱的,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王朝云成了苏轼夫人的丫鬟,因为此时王朝云才十二岁。

之后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秋,调任密州知州,熙宁十年(1077)调任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调任湖州知州。王朝云也一路都跟随着苏轼夫妇,服侍左右。

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到任湖州后,给皇帝的一个例行的到任报告,也即《湖州谢上表》所引发的。因此到任湖州后不久,苏轼即被拘,下狱一百多天,差点丧命,在众多老臣的恳求下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这“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是什么意思呢?类比的话“团练副使”就相当于现在的副主任科员;“本州安置”就是只能住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并接受当地官员的监视。

?

苏轼这下算是栽倒底了,家中许多跟随着的人都纷纷离去了,难能可贵的是王朝云依然不离不弃,到黄州一段时间后,王朝云也已成人,在苏轼夫人的主持下,苏轼将王朝云收为了侍妾。我们之前说的苏轼为“雪后初晴梦中品饮小龙团茶”而写的两首回文诗中,“纤纤捧碗玉颜鸵”所指的这位美人,或者说在苏轼梦中为其端茶与歌舞的这位美人,就是刚刚被苏轼收为了侍妾的王朝云。

这句诗原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原文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关文章

黄庭坚的诗(黄庭坚的诗有哪些)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宋代〕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和陶渊明的古诗九首有: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风景每生愁(风景每生愁的愁有哪些内涵)

出自,《过客》。全文,山水无忧风起皱,落日余晖天尽愁。红尘美景皆过客,浮生一梦百事休。?意思就是说非常的悲观,不论看待什么事物,都是从负面来看待的,没有一点儿乐观的状态。把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想象的非常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

古诗文网手机版(手机古诗文网官网)

手机阅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首先,可以下载一些古诗APP,如“古诗联盟”、“古诗词库”等,这些APP提供了大量古诗的全文浏览、分类搜索和作者检索功能,让用户可以方便地阅读古诗。其次,可以使用搜索引擎,在...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中西节日对比圣诞节还有些时日,浓郁的圣诞风情气息却先至。大小商店的圣诞老人、圣诞树……不知从何时起,一些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开来。愚人节、情人节热闹红火,而传统节日七夕、端午却冷冷清清,不由有人思考:谁...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原文全篇)

《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见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作于...